美洲錐蟲病介紹
美洲錐蟲病介紹 |
|||||
|
|||||
近期,媒體廣泛報道了美國Peter Hotez教授發表在《科學公共圖書館》雜志“被忽視的熱帶病專刊”上的述評文章。該專家在文中稱美洲錐蟲病是被全球忽視的一種熱帶寄生蟲病,呼吁全球關注,加強對該病的防控。為了引起社會對該病的重視,作者將該病種與艾滋病進行了對比,提出其與艾滋病有很多相似之處,引起了公眾的不安。實際上,美洲錐蟲病從病原、治療手段、傳播方式等方面與艾滋病明顯不同。為此,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對美洲錐蟲病進行了詳細解釋。 美洲錐蟲病又稱查加斯病,是由克氏錐蟲引起的一種熱帶寄生蟲病。主要流行于中美洲和南美洲18個國家,從美國南部至阿根廷南部范圍,巴西、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委內瑞拉等國為主要流行區。臨床上可引起心臟、消化道及外周神經系統改變,病死率較高,已成為拉丁美洲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雖然本病多發生于美洲局部地區,但由于近年的全球經濟一體化,人口流動頻率增加,使這一疾病向世界各地擴散,如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地區。 本病的傳播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患者或儲存宿主→錐蝽(俗稱“臭蟲”)→人的方式傳播;另一是通過輸血傳播、母嬰垂直傳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實驗室意外等情況下發生傳播。目前報道的至少有40余種吸血錐蝽可能造成本病傳播。 我國尚無當地感染的病例報道,目前仍為非流行區。但有相類似的錐蝽媒介存在,已記錄的錐獵蝽亞科有兩種,但尚無傳播人畜疾病的報道。紅帶錐蝽在我國南方常見,國外曾有報道紅帶錐蝽體內查見天然感染的克氏錐蟲。 該病的主要預防手段是:1.改善居住條件和房屋結構,如在建筑物的墻面涂敷石灰等涂料,修復和更換屋頂等,或室內噴灑殺蟲劑,可防止錐蝽在室內孳生和棲息;2.盡可能消滅動物儲存宿主。旅游者應避免在簡陋居所睡眠,可使用蚊帳或殺蟲劑;3.為避免輸血傳播,血庫應進行血液的克氏錐蟲血清學檢查,亦可在輸血前24小時于血液內加入1:4000的龍膽紫以殺滅錐蟲。另外對獻血者、器官提供者及孕婦應及時行血清學檢查。 急性期應及早進行抗錐蟲治療,用于治療的藥品主要有苯硝唑或硝呋莫司。
附件:美洲錐蟲病的基本知識
一、病原學 克氏錐蟲屬肉足鞭毛門,鞭毛亞門,動鞭毛綱,動基體目,錐蟲屬。克氏錐蟲在它的生活史中,因寄生環境不同而有三種不同形態,即無鞭毛體、上鞭毛體和錐鞭毛體: ①無鞭毛體:存在于人體或哺乳動物的細胞內,球形或卵圓形,大小約2.4~6.5μm,具核和動基體,無鞭毛或有很短鞭毛,可形成假囊。 ②上鞭毛體:存在于傳播媒介錐蝽的消化道內,紡錘形,長約20~40μm,動基體在核的前方游離鞭毛自核的前方發出。上述兩種類型均可進行二分裂繁殖。 ③錐鞭毛體:存在于血液或錐蝽的后腸內(循環后期錐鞭毛體),外形彎曲如新月狀,長寬11.7~30.4μm×0.7~5.9μm,游離鞭毛自核的后方發出。侵入宿主細胞或吸血時進入錐蝽消化道。本期蟲體不進行增殖。 克氏錐蟲分為兩型,即克氏錐蟲Ⅰ型和克氏錐蟲Ⅱ型。盡管兩型錐蟲均使人致病,但克氏錐蟲Ⅰ型主要感染有袋類動物,參與野外傳播循環;克氏錐蟲Ⅱ型參與家庭傳播循環。克氏錐蟲Ⅱ型又分為Ⅱa,Ⅱb,Ⅱc,Ⅱd,Ⅱe五個亞型,其中Ⅱe中的CL Brener亞群已完成基因組測序。其含有60372297個堿基,其中G+C占51%,單倍體基因組約含12000個基因。 二、致病機理 該病的傳播媒介為半翅目的錐蝽(俗名臭蟲),當錐蝽自本病患者或儲存宿主吸入含有錐鞭毛體的血液后數小時,錐鞭毛體在腸內轉變為無鞭毛體,并以二分裂法大量繁殖,而后再轉變為球鞭毛體進入中腸,發育為上鞭毛體。上鞭毛體以二分裂法增殖,發育為大型上鞭毛體。約在吸血后第3、4天,上鞭毛體出現于直腸,并附著于上皮細胞上。第5天后,上鞭毛體變圓,發育為循環后期錐鞭毛體。當染蟲錐蝽再次吸血時,鞭毛體隨錐蝽糞便排于被叮咬者的皮膚上。糞滴中的鞭毛體可通過三種途徑侵入人體:通過叮咬的傷口,通過附近皮膚的輕微擦傷,或經手指攜帶至眼、口、鼻部侵入粘膜。 三、流行病學 感染有克氏錐蟲的患者是本病主要傳染源,另外犬、貓、南美犰狳、蝙蝠、雪貂、狐貍、負鼠、食蟻獸、松鼠和猴等均可作為本病的儲存宿主。本病主要通過患者或儲存宿主→錐蝽→人的方式傳播。另外,本病也可通過輸血傳播、母嬰垂直傳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實驗室意外等情況下發生傳播,還可通過攝入錐蝽糞便污染的食物傳播。輸血傳播時感染率隨輸污染血制品次數增加,單次輸血感染率不超過25%。母嬰傳播可在妊娠期任何時期發生,母體存在寄生蟲血癥是母嬰傳播的主要危險因素。 至少40余種吸血錐蝽可能造成本病傳播,隸屬獵蝽科、錐獵蝽亞科,包括15-17個屬130余種(屬的分類根據分類依據而不同)。錐獵蝽亞科棲居于哺乳動物巢穴和人的居室附近,吸血為食,該亞科中的一些種類在熱帶美洲成為傳播美洲錐蟲病,主要包括分布于中南美洲的大錐蝽、騷擾蝽、長紅錐蝽等。
在中國,該亞科已記錄2種,尚無傳播人畜疾病的報道。紅帶錐蝽在中國華南常見,叮人可致劇痛及過敏反應,有的國家曾報道其體內查見天然感染的克氏錐蟲,或認為南亞的紅帶錐蝽能傳播黑熱病。 四、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不明,可能在一周以上,臨床表現分為: 1.急性期 此蟲侵入部位可形成紅斑和硬結,稱為恰加斯結節,一般可持續存在數周。若侵入部位在結膜,則可見單側眼瞼腫脹,腫脹系組織中粘液樣物沉積所致,故為非凹陷性,同時可見同側瞼結膜炎與耳前淋巴結炎,稱為羅曼尼亞征,是本病早期的特征性表現。其他急性癥狀還包括發熱,皮疹,肌肉關節痛,嗜睡,腹瀉,水腫,全身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呼吸紊亂,發紺,昏迷等。 2.隱匿期 絕大多數急性期癥狀和體征在數周至數月時間內自發的逐漸消退。此期無任何臨床癥狀和體征,顯微鏡檢查外周血涂片亦難以發現克氏錐蟲,但特異性抗體存在。50~70%患者停留于此期,持續終身,不再發病。在免疫抑制如AIDS患者中,外周血中可找到克氏錐蟲。 3.慢性期 約1/3患者經歷隱匿期后逐漸進入慢性期,常發生于感染后10~20年。其中約94.5%患者可累及心臟,稱為恰加斯心臟病。表現為心悸,眩暈,心前區不適,甚至暈厥等,多由心律不齊,包括室外早搏、心動過速、傳導阻滯等所致。查體可見不規則脈,心音遙遠,偶可及奔馬律。而后可逐漸發展至心肌肥大或心力衰竭(多為右心衰)。可見心臟增大,伴見充血性肝腫大和外周性水腫。部分患者可見食管和結腸擴張,繼而形成巨食管和巨結腸。其中尤以巨食管多見,表現為吞咽苦難,胸痛及食管反流癥狀等;而巨結腸患者可見腹痛和長期便秘。恰加斯心臟病、巨食管、巨結腸可見于同一患者。此外,少數患者還伴有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末梢損傷。 4. 并發癥 急性期可伴有心肌炎、腦膜腦炎等,多發于低齡患者。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可導致猝死。慢性期見恰加斯心臟病者可有附壁血栓形成,繼發肺、腦等器官栓塞;巨食管患者可有繼發性肺炎,唾液腺肥大和食管癌等;巨結腸患者可伴腸扭轉、腸梗阻和腸穿孔等。 五、治療 1、病原治療 急性期進行抗錐蟲治療,可降低錐蟲血癥,縮短臨床病程并降低急性期死亡率。急性期患者應及早進行抗錐蟲治療。有效藥物為硝呋莫司,成人8~10mg/kg/d,分四次口服;1~10歲兒童,15~20mg/kg/d,分四次口服;11~16歲兒童12.5~15mg/kg/d,分四次口服,療程為3~4個月。或苯硝唑5~7mg/kg/d,療程為2個月。長期服用兩藥有較強副作用,包括皮疹,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等及神經系統癥狀,如失眠定向力障礙、感覺異常、多發性神經炎等。停藥后不良反應可逐漸消失。而隱匿期及慢性期是否該行抗錐蟲治療,至今仍存在較大爭論,部分實驗表明抗錐蟲治療可改善預后。 2、對癥治療 頻發室早的患者可給予抗心律失常藥物,如胺碘酮;完全心臟傳導阻滯可安置心臟起搏器,病情嚴重者可行心臟移植;巨食管早期可行氣囊擴張術,病情較重患者可行肌切除術;巨結腸早期可使用緩瀉藥或灌腸,病情嚴重者可行結腸部分切除術。 |
- 上一篇:美超30萬人感染美洲錐蟲 研究稱被低估 2015/6/25
- 下一篇:恰加斯病病簡介 201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