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氏病防治
2013-7-15 17:18:04??????點擊:
布魯氏菌病防治
布魯氏菌病(Brucellosis,簡稱布病),又叫地中海弛張熱、馬耳他熱、波狀熱,是由布魯氏桿菌(簡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病名起源于美國醫師David Bruce,他于1886年首先從馬耳他島死于“馬耳他熱”的士兵脾臟中分離出布魯氏桿菌,明確了該病的病原體。
布氏病遍布全球。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向WHO報告發病例數50萬例。世界上還有許多地區,本病常因不被認識而未予報告。流行較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有:歐洲、北非、東非的地中海國家、中東國家、印度、中亞、墨西哥以及中美州和北美洲。我國解放前就有布病流行。1905年Boone于重慶首次報告2例布病患者。此后相繼在福建、河南、北京、內蒙古等地區發現布病病人及牲畜,并分離出布氏菌。目前我國疫情也比較嚴重,尤以內蒙古、東北、西北等牧區為甚。本病不僅對人群健康造成危害,也嚴重阻礙了畜牧業發展,對流行區的經濟帶來重大損失。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因布病造成的損失近30億美元。我國僅青海、新疆兩地因布病引起的損失每年就近1億元人民幣。
布病的流行有一定的規律。一般情況下,牧區感染率高于農區,農區高于城鎮。牧區牲畜多,人與之接觸頻繁,感染機會多,但牧區人群居住分散,因而病人分布廣,很少發生爆發流行。而在農區,人群感染機會相對減少,但由于居住較密集,發病易呈點狀爆發。從季節上來看,一年四季各月均可發病。但羊種布氏菌流行有明顯的季節高峰。我國北方牧區羊群布病導致的流產高峰在2-4月,人的發病高峰則在4-5月。夏季因剪羊毛和飲奶多,也可出現一個小的發病高峰。豬種菌和牛種菌流行區,發病的季節性則不明顯。不同人群發病率的高低取決于其接觸病畜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奶產品或肉產品等機會的多少。在牧區男女性發病率基本一致;在農區,則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此外,獸醫、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顯高于一般人群,是本病的高危人群。但近年來,隨著畜牧貿易和人口移動增加,人們食品結構的改變及對皮毛需求的激增,導致布病有從牧區向農區和城市轉移,職業有從畜牧工作者向學生、兒童轉移和不同性別發病率差異減小的趨勢
病原體
布魯氏桿菌為革蘭氏染色陰性的短小球桿菌。根據儲存宿主和生化反應的不同,WHO布氏病專家委員會把布魯氏菌屬分為6個種19個生物型,目前在我國已分離到5種15個生物型,即羊種(生物型1-3)、牛種(生物型1-7、9)、豬種(生物型1、3)、綿羊附睪種和犬種(各1個生物型)。在我國流行的主要是羊、牛、豬三種布魯氏菌,尤以羊布魯氏菌最為常見,其次為牛型菌,豬型菌僅見于廣西和廣東個別地區。致病力最強的也是羊型菌,豬型菌次之,牛型菌最弱。布魯氏菌大多能分解尿素和產生硫化氫,根據產生硫化氫的多少和對堿性染料抑菌作用敏感性的不同,可將牛、羊、豬等布魯氏菌區分開。
本菌生長所需溫度為20-40℃,最適溫度為37℃。對營養要求較高,生長繁殖時需多種氨基酸及維生素,少數菌種(綿羊附睪種和牛種菌某些生物性)培養時需加5%-10%CO2。在不良環境和抗生素的影響下,布魯氏菌可發生變異,這種變異形成的細菌可在體內潛伏下來,待環境條件改善后恢復原有特性,成為布氏病復發的原因之一。
在自然界中,該菌抵抗力較強,尤其是在干燥的土壤、病畜的器官、分泌物中能生存4個月左右,在食品中可生存2個月。對日光、熱、常用消毒劑等均較敏感。日光照射20分鐘、加熱60℃、3%漂白粉澄清液及3%來蘇幾分鐘均可將其殺死。該菌對鏈霉素、氯霉素、強力霉素等抗生素均敏感,而對多粘菌素B、林肯霉素等則有很強抵抗力。
傳播途徑及傳播方法
傳染源
人類布病,多因動物傳染而發病。幾十種家畜、家禽及野生動物都可傳播布氏病,與人類密切有關的動物主要為羊、牛及豬,其次是鹿、駱駝和馬屬動物,嚙齒動物如豚鼠、小白鼠、家兔等也可以作為傳染源。該病常先在同種動物間傳播,造成動物帶菌或發病,然后波及人,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
病畜的分泌物(如乳、陰道分泌物)、排泄物(大小便)、流產物等都含有大量病菌。如實驗性羊布氏菌病流產后每毫升乳含菌量高達3萬個以上,帶菌時間可達1.5-2年,因而病羊是人類最危險的傳染源。
患者也可通過糞、尿、乳向外排菌。有實驗室工作人員受染后傳染其配偶的報道,因而該病有可能通過人→人傳播,但很少發生。
傳播途徑
布氏菌可以通過體表皮膚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機體。人的感染途徑與職業、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
1. 直接接觸傳播
在飼養病畜、擠奶、剪毛、屠宰、為病畜接生及加工皮毛、肉等過程中直接接觸病畜或其糞、尿、陰道分泌物、流產物等可通過皮膚、粘膜(如眼結膜、性器官粘膜等)等而受染。也有直接接觸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土、草料、工具等而受染。亦有從事布氏菌實驗室操作及制備布氏菌菌苗、抗原、抗血清等生物制品的工作人員因因職業接觸而感染布氏菌。
2. 消化道傳播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染病動物的未經消毒的乳類、未煮熟的肉、內臟等均可經消化道傳播本病。
3. 呼吸道傳播
布氏菌污染環境后,可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人體吸入后,可發生呼吸道感染。動物間的呼吸道傳染多發生在畜牧場和牲口棚,人的空氣傳播主要見于實驗室、屠宰場和皮毛加工企業。。
上述三種傳播途徑在流行區可同時發生。
此外,性傳播、母嬰垂直傳播、蒼蠅攜帶、蜱叮咬也可傳播本病,但較為罕見。
易感人群
人類普遍易感,患病后可獲一定免疫力,且不同種布氏桿菌間有交叉免疫,疫區居民也可因隱性感染而獲得免疫力。
臨床癥狀及體征
本病潛伏期一般1-3周,平均2周,可長達3-9月。潛伏期的長短與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及機體抵抗力等諸多因素有關。臨床表現復雜多變,癥狀各異、輕重不一。主要臨床特點為長期發熱、多汗、頭痛、關節痛、神經痛、睪丸炎、肝脾腫大、易復發等。
我國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頒布的“人布氏菌病的診斷和治療效果判定試行標準”將布氏病分為急性期、慢性期活動型和慢性期相對穩定型,各期主要臨床特點如下:
1. 急性期
急性期指病程在1年以內。
多數病例起病緩慢,早期癥狀很象重感冒,出現全身不適、疲乏無力、食欲下降、頭痛、肌肉痛等。有些可見失眠、便秘、關節出現輕度風濕樣疼痛,傍晚可有輕度畏寒等癥狀。體檢可發現患者有低熱,以傍晚為重。淋巴結輕度腫大,偶見肝脾和扁桃體腫大。
少數患者起病急,以寒戰、高熱、多汗、游走性關節痛為主要表現。
① 發熱
近80%的病人出現發熱,其典型病例呈波浪熱。即初起體溫逐日升高,達高峰后體溫緩慢降至正常,病程約2-3周,間歇數日,又發熱,如此反復發作,因而本病又叫波狀熱。但目前出現波狀熱并不多見,而以不規則熱、低熱多見。不同菌種的感染,熱型也不同。羊種菌感染發熱明顯,牛種菌感染低熱者多。發熱前多有寒戰或畏寒。高熱患者意識清醒,可無明顯不適,但熱退后反而自覺癥狀加重,這種高熱與病況相矛盾現象為布病所特有,有一定診斷意義。此外,尚可存在脈搏體溫分離呈相對緩脈現象。
② 多汗
也為本病主要癥狀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為甚。患者在發熱或不發熱時均可出現多汗,汗味酸臭。特別是晚上出汗增多,體溫下降時更明顯,常可濕透衣褲,使患者感到緊張、煩躁,甚至影響睡眠,大量出汗時可導致虛脫。
③ 關節痛
為關節炎所致,70%以上病人有關節痛。既可在發病初出現,也可在病后1個月才出現。疼痛多發生在大關節,如膝、腰、肩、髖等關節,可單個或多個關節受累。疼痛可呈針刺樣或鈍痛,用普通止痛藥無效。急性期疼痛多呈游走性,與風濕很相似。慢性期疼痛固定在某些關節。除關節炎外,有些病例也可出現下肢肌肉及臀部肌肉疼痛、滑膜炎、腱鞘炎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炎。
④ 神經系統癥狀
以神經痛多見,多因神經干或神經根受累所致。常見坐骨神經痛和腰骶神經痛,患者表現為腰部及雙下肢劇痛。少數患者可發生腦膜腦炎、脊髓炎。
⑤ 泌尿生殖系統癥狀
男性患者常因睪丸炎、附睪炎引起睪丸腫痛。個別病人可有鞘膜積液、陽痿、遺精、腎盂腎炎、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特異性乳腺炎,但導致孕婦流產則較為罕見。
⑥ 其他癥狀及體征
一半病人可出現肝脾腫大和肝區疼痛。由于剛臟損害,病人也可出現黃疸。牛型菌感染者肝損害為非特異性肝炎或肉芽腫,不經治療可發展為肝硬化;豬型菌感染則常引起肝化膿性變。
部分病人可有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的位置與感染方式有關。經口感染者以頸部、咽后壁和頜下淋巴結腫大為主;接觸性感染者多發生在腋下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的淋巴結多無明顯疼痛,可自行消散。個別患者淋巴結化膿形成瘺管,在膿汁中可分離出布氏菌。
少數患者還可出現各種各樣的充血性皮疹或皮下出血性紫癜,但持續時間短。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來非典型病例逐漸增多,其特點是病程短、癥狀輕,表現為乏力、低熱、關節痛等癥狀,某些患者甚至出現少見的胃腸道和呼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便秘、腹瀉、腹痛、頑固性咳嗽等癥狀,需引起注意。
急性期布病患者經抗菌治療后約有10%左右復發。復發常發生于急性感染后數月,這可能是由于寄生于細胞內的細菌,逃脫了抗生素和宿主免疫功能的清除。
2. 慢性期
病程長于1年者為慢性期。本期可由于急性期未經適當治療發展而來,也有部分病例無急性期病史,發現時已為慢性。牛型病例易表現為慢性。根據其臨床表現,又可分為慢性期活動型和慢性期穩定型。
① 慢性期活動型
可出現多種多樣癥狀。有的患者出現急性期的表現,也可長期低熱或不發熱、疲乏無力、頭痛、精神抑郁、神經痛、關節痛。有的患者出現類似神經官能癥,表現為患者自述癥狀很多,但缺乏體征。還有的患者出現多器官和系統損害。如骨骼肌肉持續不定出現鈍痛,甚至發展成為關節強直、肌肉攣縮、畸形、癱瘓。男性可有睪丸炎、附睪炎,女性可有卵巢炎、子宮內膜炎。呼吸系統可出現支氣管炎等。
② 慢性期相對穩定型
處于本期的患者,癥狀、體征均較固定,僅因氣候變化或勞累過度而加重。
慢性期患者診斷較困難,往往在病原學或血清學檢查陽性時才可診斷此病。
診斷
布病的診斷主要依據以下三個方面:
一、 流行病學史
有疫區居留史,有接觸羊、豬、牛等家畜或其皮毛,有進食未經消毒的牛、羊奶或未煮熟的畜肉史,對診斷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 臨床表現
反復發作的發熱,伴有多汗、游走性關節痛。查體發現肝脾及淋巴結腫大,也可有生殖系統及神經系統表現。
三、 實驗室檢查
1. 血象
①血常規
WBC計數正常或減少,淋巴或單核細胞增多,久病患者可有貧血,但均無特異性。
②血沉
各期布病患者血沉均可增快,尤以急性發熱患者血沉加快更為顯著。
③血漿蛋白
各期布病患者均可見血漿蛋白減少,75%-95%的患者血漿白球蛋白比例低于1.5,即使在治療后仍可有不少患者的白球蛋白比值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2. 細菌培養
可取患者的血液、骨髓、乳汁、子宮分泌物、膿性分泌物、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等作細菌培養。由于該菌生長緩慢,培養所需時間較長,需2周左右方可獲陽性結果,需1個月才可出陰性報告。細菌培養陽性者可確診為本病。
3. 免疫學檢查
①血清凝集試驗
為Wright于1897年首創,一直沿用至今,又叫Wright試驗。主要用于檢測本病的特異性抗體。若在病程中患者抗體效價呈4倍以上遞增或抗體滴度>1:100,則有診斷意義。該試驗簡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但需注意的是某些傳染病該試驗的假陽性率可達30%以上,因而診斷時要結合患者的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綜合分析。
②補體結合試驗
主要用于測定特異性抗體IgG,一般以>1:16為陽性。此為廣泛應用的診斷布病的方法,其特點是特異性強,但敏感性不高。此試驗陽性時,一般對診斷慢性病患者有較高價值。
③抗人球蛋白試驗
又叫Comb,s試驗,主要用于測定血清中的不完全抗體,一般以抗體滴度>1:400作為診斷人布病的尺度。該法特異性強,較敏感。適用于早期診斷和追溯診斷。該反應滴度與病期和病情有一定關系。
衛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頒布的布氏桿菌病診斷標準規定,有流行病學接觸史,符合布病臨床癥狀和體征,同時血清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及抗人球蛋白試驗任一項陽性者即可確定為布病患者。
④皮內試驗
用布氏桿菌抗原作皮內注射,然后觀察48小時,若皮膚出現紅腫、浸潤范圍大于2.5cm×2.5cm以上者判定試驗陽性。陽性提示過去感染或現在感染布氏桿菌。另外接種疫苗者該試驗也為陽性。因而對無癥狀的陽性者不可診斷為布病。皮內試驗陰性則有助于排除本病。該試驗敏感性較好,適用于流行病學調查和對畜大量檢疫。
此外,近幾年還發展了反相單克隆抗體斑點酶聯免疫法用于檢測布氏桿菌抗原;PCR法可檢測布氏桿菌DNA。這些方法能快速、準確的得出診斷,但對技術和設備要求較高。
治療
本病預后良好。大多數患者即使不經治療1-3月內可康復,但易復發。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可大大縮短療程,改善癥狀,減少并發癥和后遺癥出現。
⒈ 治療原則
早期、聯合、足量、多療程。
即盡早確診,一旦確診立即給予治療。為減少復發和防止耐藥菌株的產生,一般聯合兩種抗菌藥治療2-3個療程。
⒉ 抗菌治療
可采用下列組合:利福平+強力霉素、利福平+四環素、利福平+鏈霉素或鏈霉素+強力霉素。以利福平+強力霉素為首選。劑量為:利福平600-900mg/天(分2次服)、強力霉素200mg/天、四環素2g/天(分4次服),鏈霉素1-2g/天(分2次肌注)。
此外,復方磺胺甲惡唑片治療也有效,但復發率約30%,而用利福平+強力霉素治療的病例,復發率僅約5%。復發病例采用原有治療方案治療,依然有效。
若婦女在孕期患有急性或亞急性布病都可引起胎兒死亡。因此要給予及時治療。治療孕婦布病首選藥物為利福平,若無效可單獨給予四環素或甲氧芐胺嘧啶,忌用鏈霉素。
⒊ 脫敏療法
此法是以降低機體的敏感性為目的的治療方法,一般用于慢性期患者。
布病的發病機理與布氏桿菌侵入人體后引起的變態反應有關。布氏桿菌致敏的T淋巴細胞是引起機體損害的基礎,而脫敏療法則是通過多次注射布氏桿菌抗原(如菌苗、水解素和溶菌素)使敏感性增高的機體脫敏,減輕變態反應的發生,從而起減輕癥狀的作用。
但該療法副反應較大,可出現全身不適、發冷發熱、肌肉關節疼痛加重、肝功能異常、甚至可引起神經性耳聾、血壓下降、休克等。因而肝腎功能不全者,有心血管疾病者、肺結核患者及孕婦忌用。
⒋ 對癥治療
高熱者可采用物理降溫,如溫水浴、冰袋外敷等,持續不退者也可用退熱劑;關節疼痛嚴重者可用5%-10%MgSo4濕敷;頭痛失眠者可用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等;中毒癥狀重、睪丸腫痛者可用皮質激素等。
⒌ 輔助療法
急性期發熱患者應臥床休息,飲食應富含營養、易消化,并要給予足夠水份及電解質。每日溫水擦浴、更換內衣,保持身體清潔等。
⒍ 中醫中藥
中醫認為急性期系外感濕熱病邪,內外相引而致,慢性期因久病正氣耗損而導致正虛邪盛,風、寒、濕三氣雜合而為痹所致,表現為虛證、血淤,痹證和濕熱等,治療應辨證施治,采用扶正固本、活血化淤、益痹活絡、清熱利濕等治療。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用白芷、川芎、木瓜、牛夕、防風、地骨皮、雙花、乳香、當歸、金蟲、肉桂、生地、白芍、麥冬、甘草、連翹、青陳皮、黃連等組方治療布病190例,總有效率達93.68%,此外,針灸、理療等對改善癥狀也有一定作用。
預防措施
解放以來,我國各級政府非常重視布病防治工作,大力推廣以“檢疫、免疫、淘汰病畜”為主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同時針對布病流行的三個環節采取相應措施,已使布病的人間發病率由1963年的1.77/10萬下降到1988年的0.136/10萬。全國大部分地區疫情穩定,不少縣(市)已達到了衛生部、農業部頒發的布病控制考核標準。
⒈ 家畜檢疫
對疫區內的所有家畜、從布病疫區調運的家畜、進入時常交易的家畜及進出口牲畜均應進行布病檢疫。
對家畜進行檢疫,一方面是為了及時檢出患病家畜,查清當地疫情程度和分布范圍,掌握畜間布病流行規律和特點,及時采取措施,控制畜間布病的流行;另一方面是為了杜絕傳染源的輸出和輸入,避免非疫區受染。
⒉ 控制和消滅傳染源
應本著盡量減少病畜數量,限制流動,避免與其他家畜相接觸的原則,因地制宜,采用屠宰或隔離治療的方法管理傳染源。病畜的流產物和死畜必需深埋,對其污染的環境用20%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病畜乳及其制品必需煮沸消毒。皮毛可用過氧乙烷熏蒸消毒并放置3個月以上再運出疫區。應將病、健畜分群分區放牧;病畜用過的牧場需經3個月自然凈化后才能供健畜使用。
⒊ 切斷傳播途徑
應加強對畜產品的衛生監督,禁食病畜肉及乳品,防止病畜或患者的排泄物污染水源。對與牲畜或畜產品接觸密切者,要進行宣傳教育,做好個人防護。
⒋ 保護易感人群及健康家畜
密切接觸牲畜及其產品的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眼鏡和手套,穿防護衣,皮膚有傷口者應暫時避免接觸家畜,防止經皮膚、粘膜和呼吸道感染本病。
除了做好個人防護外,另一重要措施是進行菌苗免疫。對密切接觸布病疫區的家畜和畜產品的人員,以及其他可能受布病威脅的人員,經布氏菌素皮內變態反應和血清學檢查為陰性者,均應進行預防接種。農牧區人群的預防接種時間應選擇在家畜產崽旺季前2-4個月進行。其他職業人群宜在生產旺季前2-3個月接種。臨時進入布病疫區工作或從事布病威脅的工作時,可隨時接種。第一年接后,次年可再復種一次,不必再做第二次接種,更不要給同一人群連續多年進行接種,因多次接種可使人出現高度皮膚過敏甚至病理改變。另外,接后產生的抗體與自然產生的抗體無法鑒別,給診斷帶來困難,因而近年主張不要廣泛使用菌苗接種。接踵兌現個應嚴格限制于有布病疫情發生地區和受感染威脅的易感人群。目前我國使用的菌苗是104M活菌苗,新近又從牛布氏菌菌體中提取PI,進行了人群接種,證明其免疫原性強、反應輕,且有利于感染與免疫的鑒別,將來可能替代104M活菌苗,用于人群接種。
對疫區的健康家畜也應進行預防注射。菌苗有牛型19號菌苗及豬型2號菌苗。預防注射對孕畜可引起流產,故應在配種前進行。今年牧區試驗的豬型2號菌苗飲水免疫、羊5號菌苗氣霧免疫及對羔羊和牛犢口服免疫等都取得了很好效果。各地可因地制宜采取免疫方法。
布魯氏菌病(Brucellosis,簡稱布病),又叫地中海弛張熱、馬耳他熱、波狀熱,是由布魯氏桿菌(簡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病名起源于美國醫師David Bruce,他于1886年首先從馬耳他島死于“馬耳他熱”的士兵脾臟中分離出布魯氏桿菌,明確了該病的病原體。
布氏病遍布全球。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向WHO報告發病例數50萬例。世界上還有許多地區,本病常因不被認識而未予報告。流行較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有:歐洲、北非、東非的地中海國家、中東國家、印度、中亞、墨西哥以及中美州和北美洲。我國解放前就有布病流行。1905年Boone于重慶首次報告2例布病患者。此后相繼在福建、河南、北京、內蒙古等地區發現布病病人及牲畜,并分離出布氏菌。目前我國疫情也比較嚴重,尤以內蒙古、東北、西北等牧區為甚。本病不僅對人群健康造成危害,也嚴重阻礙了畜牧業發展,對流行區的經濟帶來重大損失。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因布病造成的損失近30億美元。我國僅青海、新疆兩地因布病引起的損失每年就近1億元人民幣。
布病的流行有一定的規律。一般情況下,牧區感染率高于農區,農區高于城鎮。牧區牲畜多,人與之接觸頻繁,感染機會多,但牧區人群居住分散,因而病人分布廣,很少發生爆發流行。而在農區,人群感染機會相對減少,但由于居住較密集,發病易呈點狀爆發。從季節上來看,一年四季各月均可發病。但羊種布氏菌流行有明顯的季節高峰。我國北方牧區羊群布病導致的流產高峰在2-4月,人的發病高峰則在4-5月。夏季因剪羊毛和飲奶多,也可出現一個小的發病高峰。豬種菌和牛種菌流行區,發病的季節性則不明顯。不同人群發病率的高低取決于其接觸病畜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奶產品或肉產品等機會的多少。在牧區男女性發病率基本一致;在農區,則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此外,獸醫、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顯高于一般人群,是本病的高危人群。但近年來,隨著畜牧貿易和人口移動增加,人們食品結構的改變及對皮毛需求的激增,導致布病有從牧區向農區和城市轉移,職業有從畜牧工作者向學生、兒童轉移和不同性別發病率差異減小的趨勢
病原體
布魯氏桿菌為革蘭氏染色陰性的短小球桿菌。根據儲存宿主和生化反應的不同,WHO布氏病專家委員會把布魯氏菌屬分為6個種19個生物型,目前在我國已分離到5種15個生物型,即羊種(生物型1-3)、牛種(生物型1-7、9)、豬種(生物型1、3)、綿羊附睪種和犬種(各1個生物型)。在我國流行的主要是羊、牛、豬三種布魯氏菌,尤以羊布魯氏菌最為常見,其次為牛型菌,豬型菌僅見于廣西和廣東個別地區。致病力最強的也是羊型菌,豬型菌次之,牛型菌最弱。布魯氏菌大多能分解尿素和產生硫化氫,根據產生硫化氫的多少和對堿性染料抑菌作用敏感性的不同,可將牛、羊、豬等布魯氏菌區分開。
本菌生長所需溫度為20-40℃,最適溫度為37℃。對營養要求較高,生長繁殖時需多種氨基酸及維生素,少數菌種(綿羊附睪種和牛種菌某些生物性)培養時需加5%-10%CO2。在不良環境和抗生素的影響下,布魯氏菌可發生變異,這種變異形成的細菌可在體內潛伏下來,待環境條件改善后恢復原有特性,成為布氏病復發的原因之一。
在自然界中,該菌抵抗力較強,尤其是在干燥的土壤、病畜的器官、分泌物中能生存4個月左右,在食品中可生存2個月。對日光、熱、常用消毒劑等均較敏感。日光照射20分鐘、加熱60℃、3%漂白粉澄清液及3%來蘇幾分鐘均可將其殺死。該菌對鏈霉素、氯霉素、強力霉素等抗生素均敏感,而對多粘菌素B、林肯霉素等則有很強抵抗力。
傳播途徑及傳播方法
傳染源
人類布病,多因動物傳染而發病。幾十種家畜、家禽及野生動物都可傳播布氏病,與人類密切有關的動物主要為羊、牛及豬,其次是鹿、駱駝和馬屬動物,嚙齒動物如豚鼠、小白鼠、家兔等也可以作為傳染源。該病常先在同種動物間傳播,造成動物帶菌或發病,然后波及人,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
病畜的分泌物(如乳、陰道分泌物)、排泄物(大小便)、流產物等都含有大量病菌。如實驗性羊布氏菌病流產后每毫升乳含菌量高達3萬個以上,帶菌時間可達1.5-2年,因而病羊是人類最危險的傳染源。
患者也可通過糞、尿、乳向外排菌。有實驗室工作人員受染后傳染其配偶的報道,因而該病有可能通過人→人傳播,但很少發生。
傳播途徑
布氏菌可以通過體表皮膚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機體。人的感染途徑與職業、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
1. 直接接觸傳播
在飼養病畜、擠奶、剪毛、屠宰、為病畜接生及加工皮毛、肉等過程中直接接觸病畜或其糞、尿、陰道分泌物、流產物等可通過皮膚、粘膜(如眼結膜、性器官粘膜等)等而受染。也有直接接觸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土、草料、工具等而受染。亦有從事布氏菌實驗室操作及制備布氏菌菌苗、抗原、抗血清等生物制品的工作人員因因職業接觸而感染布氏菌。
2. 消化道傳播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染病動物的未經消毒的乳類、未煮熟的肉、內臟等均可經消化道傳播本病。
3. 呼吸道傳播
布氏菌污染環境后,可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人體吸入后,可發生呼吸道感染。動物間的呼吸道傳染多發生在畜牧場和牲口棚,人的空氣傳播主要見于實驗室、屠宰場和皮毛加工企業。。
上述三種傳播途徑在流行區可同時發生。
此外,性傳播、母嬰垂直傳播、蒼蠅攜帶、蜱叮咬也可傳播本病,但較為罕見。
易感人群
人類普遍易感,患病后可獲一定免疫力,且不同種布氏桿菌間有交叉免疫,疫區居民也可因隱性感染而獲得免疫力。
臨床癥狀及體征
本病潛伏期一般1-3周,平均2周,可長達3-9月。潛伏期的長短與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及機體抵抗力等諸多因素有關。臨床表現復雜多變,癥狀各異、輕重不一。主要臨床特點為長期發熱、多汗、頭痛、關節痛、神經痛、睪丸炎、肝脾腫大、易復發等。
我國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頒布的“人布氏菌病的診斷和治療效果判定試行標準”將布氏病分為急性期、慢性期活動型和慢性期相對穩定型,各期主要臨床特點如下:
1. 急性期
急性期指病程在1年以內。
多數病例起病緩慢,早期癥狀很象重感冒,出現全身不適、疲乏無力、食欲下降、頭痛、肌肉痛等。有些可見失眠、便秘、關節出現輕度風濕樣疼痛,傍晚可有輕度畏寒等癥狀。體檢可發現患者有低熱,以傍晚為重。淋巴結輕度腫大,偶見肝脾和扁桃體腫大。
少數患者起病急,以寒戰、高熱、多汗、游走性關節痛為主要表現。
① 發熱
近80%的病人出現發熱,其典型病例呈波浪熱。即初起體溫逐日升高,達高峰后體溫緩慢降至正常,病程約2-3周,間歇數日,又發熱,如此反復發作,因而本病又叫波狀熱。但目前出現波狀熱并不多見,而以不規則熱、低熱多見。不同菌種的感染,熱型也不同。羊種菌感染發熱明顯,牛種菌感染低熱者多。發熱前多有寒戰或畏寒。高熱患者意識清醒,可無明顯不適,但熱退后反而自覺癥狀加重,這種高熱與病況相矛盾現象為布病所特有,有一定診斷意義。此外,尚可存在脈搏體溫分離呈相對緩脈現象。
② 多汗
也為本病主要癥狀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為甚。患者在發熱或不發熱時均可出現多汗,汗味酸臭。特別是晚上出汗增多,體溫下降時更明顯,常可濕透衣褲,使患者感到緊張、煩躁,甚至影響睡眠,大量出汗時可導致虛脫。
③ 關節痛
為關節炎所致,70%以上病人有關節痛。既可在發病初出現,也可在病后1個月才出現。疼痛多發生在大關節,如膝、腰、肩、髖等關節,可單個或多個關節受累。疼痛可呈針刺樣或鈍痛,用普通止痛藥無效。急性期疼痛多呈游走性,與風濕很相似。慢性期疼痛固定在某些關節。除關節炎外,有些病例也可出現下肢肌肉及臀部肌肉疼痛、滑膜炎、腱鞘炎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炎。
④ 神經系統癥狀
以神經痛多見,多因神經干或神經根受累所致。常見坐骨神經痛和腰骶神經痛,患者表現為腰部及雙下肢劇痛。少數患者可發生腦膜腦炎、脊髓炎。
⑤ 泌尿生殖系統癥狀
男性患者常因睪丸炎、附睪炎引起睪丸腫痛。個別病人可有鞘膜積液、陽痿、遺精、腎盂腎炎、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特異性乳腺炎,但導致孕婦流產則較為罕見。
⑥ 其他癥狀及體征
一半病人可出現肝脾腫大和肝區疼痛。由于剛臟損害,病人也可出現黃疸。牛型菌感染者肝損害為非特異性肝炎或肉芽腫,不經治療可發展為肝硬化;豬型菌感染則常引起肝化膿性變。
部分病人可有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的位置與感染方式有關。經口感染者以頸部、咽后壁和頜下淋巴結腫大為主;接觸性感染者多發生在腋下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的淋巴結多無明顯疼痛,可自行消散。個別患者淋巴結化膿形成瘺管,在膿汁中可分離出布氏菌。
少數患者還可出現各種各樣的充血性皮疹或皮下出血性紫癜,但持續時間短。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來非典型病例逐漸增多,其特點是病程短、癥狀輕,表現為乏力、低熱、關節痛等癥狀,某些患者甚至出現少見的胃腸道和呼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便秘、腹瀉、腹痛、頑固性咳嗽等癥狀,需引起注意。
急性期布病患者經抗菌治療后約有10%左右復發。復發常發生于急性感染后數月,這可能是由于寄生于細胞內的細菌,逃脫了抗生素和宿主免疫功能的清除。
2. 慢性期
病程長于1年者為慢性期。本期可由于急性期未經適當治療發展而來,也有部分病例無急性期病史,發現時已為慢性。牛型病例易表現為慢性。根據其臨床表現,又可分為慢性期活動型和慢性期穩定型。
① 慢性期活動型
可出現多種多樣癥狀。有的患者出現急性期的表現,也可長期低熱或不發熱、疲乏無力、頭痛、精神抑郁、神經痛、關節痛。有的患者出現類似神經官能癥,表現為患者自述癥狀很多,但缺乏體征。還有的患者出現多器官和系統損害。如骨骼肌肉持續不定出現鈍痛,甚至發展成為關節強直、肌肉攣縮、畸形、癱瘓。男性可有睪丸炎、附睪炎,女性可有卵巢炎、子宮內膜炎。呼吸系統可出現支氣管炎等。
② 慢性期相對穩定型
處于本期的患者,癥狀、體征均較固定,僅因氣候變化或勞累過度而加重。
慢性期患者診斷較困難,往往在病原學或血清學檢查陽性時才可診斷此病。
診斷
布病的診斷主要依據以下三個方面:
一、 流行病學史
有疫區居留史,有接觸羊、豬、牛等家畜或其皮毛,有進食未經消毒的牛、羊奶或未煮熟的畜肉史,對診斷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 臨床表現
反復發作的發熱,伴有多汗、游走性關節痛。查體發現肝脾及淋巴結腫大,也可有生殖系統及神經系統表現。
三、 實驗室檢查
1. 血象
①血常規
WBC計數正常或減少,淋巴或單核細胞增多,久病患者可有貧血,但均無特異性。
②血沉
各期布病患者血沉均可增快,尤以急性發熱患者血沉加快更為顯著。
③血漿蛋白
各期布病患者均可見血漿蛋白減少,75%-95%的患者血漿白球蛋白比例低于1.5,即使在治療后仍可有不少患者的白球蛋白比值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2. 細菌培養
可取患者的血液、骨髓、乳汁、子宮分泌物、膿性分泌物、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等作細菌培養。由于該菌生長緩慢,培養所需時間較長,需2周左右方可獲陽性結果,需1個月才可出陰性報告。細菌培養陽性者可確診為本病。
3. 免疫學檢查
①血清凝集試驗
為Wright于1897年首創,一直沿用至今,又叫Wright試驗。主要用于檢測本病的特異性抗體。若在病程中患者抗體效價呈4倍以上遞增或抗體滴度>1:100,則有診斷意義。該試驗簡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但需注意的是某些傳染病該試驗的假陽性率可達30%以上,因而診斷時要結合患者的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綜合分析。
②補體結合試驗
主要用于測定特異性抗體IgG,一般以>1:16為陽性。此為廣泛應用的診斷布病的方法,其特點是特異性強,但敏感性不高。此試驗陽性時,一般對診斷慢性病患者有較高價值。
③抗人球蛋白試驗
又叫Comb,s試驗,主要用于測定血清中的不完全抗體,一般以抗體滴度>1:400作為診斷人布病的尺度。該法特異性強,較敏感。適用于早期診斷和追溯診斷。該反應滴度與病期和病情有一定關系。
衛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頒布的布氏桿菌病診斷標準規定,有流行病學接觸史,符合布病臨床癥狀和體征,同時血清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及抗人球蛋白試驗任一項陽性者即可確定為布病患者。
④皮內試驗
用布氏桿菌抗原作皮內注射,然后觀察48小時,若皮膚出現紅腫、浸潤范圍大于2.5cm×2.5cm以上者判定試驗陽性。陽性提示過去感染或現在感染布氏桿菌。另外接種疫苗者該試驗也為陽性。因而對無癥狀的陽性者不可診斷為布病。皮內試驗陰性則有助于排除本病。該試驗敏感性較好,適用于流行病學調查和對畜大量檢疫。
此外,近幾年還發展了反相單克隆抗體斑點酶聯免疫法用于檢測布氏桿菌抗原;PCR法可檢測布氏桿菌DNA。這些方法能快速、準確的得出診斷,但對技術和設備要求較高。
治療
本病預后良好。大多數患者即使不經治療1-3月內可康復,但易復發。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可大大縮短療程,改善癥狀,減少并發癥和后遺癥出現。
⒈ 治療原則
早期、聯合、足量、多療程。
即盡早確診,一旦確診立即給予治療。為減少復發和防止耐藥菌株的產生,一般聯合兩種抗菌藥治療2-3個療程。
⒉ 抗菌治療
可采用下列組合:利福平+強力霉素、利福平+四環素、利福平+鏈霉素或鏈霉素+強力霉素。以利福平+強力霉素為首選。劑量為:利福平600-900mg/天(分2次服)、強力霉素200mg/天、四環素2g/天(分4次服),鏈霉素1-2g/天(分2次肌注)。
此外,復方磺胺甲惡唑片治療也有效,但復發率約30%,而用利福平+強力霉素治療的病例,復發率僅約5%。復發病例采用原有治療方案治療,依然有效。
若婦女在孕期患有急性或亞急性布病都可引起胎兒死亡。因此要給予及時治療。治療孕婦布病首選藥物為利福平,若無效可單獨給予四環素或甲氧芐胺嘧啶,忌用鏈霉素。
⒊ 脫敏療法
此法是以降低機體的敏感性為目的的治療方法,一般用于慢性期患者。
布病的發病機理與布氏桿菌侵入人體后引起的變態反應有關。布氏桿菌致敏的T淋巴細胞是引起機體損害的基礎,而脫敏療法則是通過多次注射布氏桿菌抗原(如菌苗、水解素和溶菌素)使敏感性增高的機體脫敏,減輕變態反應的發生,從而起減輕癥狀的作用。
但該療法副反應較大,可出現全身不適、發冷發熱、肌肉關節疼痛加重、肝功能異常、甚至可引起神經性耳聾、血壓下降、休克等。因而肝腎功能不全者,有心血管疾病者、肺結核患者及孕婦忌用。
⒋ 對癥治療
高熱者可采用物理降溫,如溫水浴、冰袋外敷等,持續不退者也可用退熱劑;關節疼痛嚴重者可用5%-10%MgSo4濕敷;頭痛失眠者可用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等;中毒癥狀重、睪丸腫痛者可用皮質激素等。
⒌ 輔助療法
急性期發熱患者應臥床休息,飲食應富含營養、易消化,并要給予足夠水份及電解質。每日溫水擦浴、更換內衣,保持身體清潔等。
⒍ 中醫中藥
中醫認為急性期系外感濕熱病邪,內外相引而致,慢性期因久病正氣耗損而導致正虛邪盛,風、寒、濕三氣雜合而為痹所致,表現為虛證、血淤,痹證和濕熱等,治療應辨證施治,采用扶正固本、活血化淤、益痹活絡、清熱利濕等治療。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用白芷、川芎、木瓜、牛夕、防風、地骨皮、雙花、乳香、當歸、金蟲、肉桂、生地、白芍、麥冬、甘草、連翹、青陳皮、黃連等組方治療布病190例,總有效率達93.68%,此外,針灸、理療等對改善癥狀也有一定作用。
預防措施
解放以來,我國各級政府非常重視布病防治工作,大力推廣以“檢疫、免疫、淘汰病畜”為主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同時針對布病流行的三個環節采取相應措施,已使布病的人間發病率由1963年的1.77/10萬下降到1988年的0.136/10萬。全國大部分地區疫情穩定,不少縣(市)已達到了衛生部、農業部頒發的布病控制考核標準。
⒈ 家畜檢疫
對疫區內的所有家畜、從布病疫區調運的家畜、進入時常交易的家畜及進出口牲畜均應進行布病檢疫。
對家畜進行檢疫,一方面是為了及時檢出患病家畜,查清當地疫情程度和分布范圍,掌握畜間布病流行規律和特點,及時采取措施,控制畜間布病的流行;另一方面是為了杜絕傳染源的輸出和輸入,避免非疫區受染。
⒉ 控制和消滅傳染源
應本著盡量減少病畜數量,限制流動,避免與其他家畜相接觸的原則,因地制宜,采用屠宰或隔離治療的方法管理傳染源。病畜的流產物和死畜必需深埋,對其污染的環境用20%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病畜乳及其制品必需煮沸消毒。皮毛可用過氧乙烷熏蒸消毒并放置3個月以上再運出疫區。應將病、健畜分群分區放牧;病畜用過的牧場需經3個月自然凈化后才能供健畜使用。
⒊ 切斷傳播途徑
應加強對畜產品的衛生監督,禁食病畜肉及乳品,防止病畜或患者的排泄物污染水源。對與牲畜或畜產品接觸密切者,要進行宣傳教育,做好個人防護。
⒋ 保護易感人群及健康家畜
密切接觸牲畜及其產品的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眼鏡和手套,穿防護衣,皮膚有傷口者應暫時避免接觸家畜,防止經皮膚、粘膜和呼吸道感染本病。
除了做好個人防護外,另一重要措施是進行菌苗免疫。對密切接觸布病疫區的家畜和畜產品的人員,以及其他可能受布病威脅的人員,經布氏菌素皮內變態反應和血清學檢查為陰性者,均應進行預防接種。農牧區人群的預防接種時間應選擇在家畜產崽旺季前2-4個月進行。其他職業人群宜在生產旺季前2-3個月接種。臨時進入布病疫區工作或從事布病威脅的工作時,可隨時接種。第一年接后,次年可再復種一次,不必再做第二次接種,更不要給同一人群連續多年進行接種,因多次接種可使人出現高度皮膚過敏甚至病理改變。另外,接后產生的抗體與自然產生的抗體無法鑒別,給診斷帶來困難,因而近年主張不要廣泛使用菌苗接種。接踵兌現個應嚴格限制于有布病疫情發生地區和受感染威脅的易感人群。目前我國使用的菌苗是104M活菌苗,新近又從牛布氏菌菌體中提取PI,進行了人群接種,證明其免疫原性強、反應輕,且有利于感染與免疫的鑒別,將來可能替代104M活菌苗,用于人群接種。
對疫區的健康家畜也應進行預防注射。菌苗有牛型19號菌苗及豬型2號菌苗。預防注射對孕畜可引起流產,故應在配種前進行。今年牧區試驗的豬型2號菌苗飲水免疫、羊5號菌苗氣霧免疫及對羔羊和牛犢口服免疫等都取得了很好效果。各地可因地制宜采取免疫方法。
- 上一篇: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防治 2013/7/15
- 下一篇:登革熱知識普及 2013/7/15